新冠冲击下的雷竞技ray下载 :“历史高峰”下,如何“从死神手中抢命”?
三个月的“四类药”库存一周内用完,发热门诊最高日接诊量达平常的10余倍,医护人员退烧之后立即返岗……12月上旬以来,随着疫情防控“新十条”发布,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冲击。12月29日,记者前往雷竞技ray下载
探访了解到,医院发热门诊经历了“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”,重症、急诊救治仍面临较大压力。
“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”
12月29日,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雷竞技ray下载 感染科主任许晓梅,面露疲倦。回顾这个月医院发热门诊面临的挑战,她开门见山地说,本月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量出现了“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”。
12月以来,随着“新十条”发布,医院周边民众发热越来越多,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迅速攀升到平时的10余倍。12月15日,高峰来临,发热门诊接诊量达到惊人的1767人次。
“我们的2个诊室迅速增加到6个诊室,大量骨干人员前来支援发热门诊,医护从20人扩充到最高峰60人。”许晓梅说,部分医护人员同样面临着新冠感染,但大家纷纷在退烧后积极返岗工作。
令她印象最深刻的,是一批医护人员刚刚连续工作20多天,结束了闭环管理,原本要开始休息。得知发热门诊“缺人”,立即主动请缨前来支援。
除了扩充人力,对发热门诊的流程优化同样是这所市级医院的重点。往常的发热门诊,患者抵达后先要进行排队候诊,进入诊室再看病。但面对持续激增的患者,原本的流程已然行不通,大量发热患者堵在候诊区,怎么办?
“我们将问诊的关口前移,患者排队候诊时医生就介入,提前分流,从而保证老人、孕产妇、危急重症的救治。”许晓梅说,正是在这样的流程下,医院发热门诊实现了“零延误”。例如,一位50多岁的发热患者,在候诊时就被医生识别出心梗,立即送到其他科室进行手术。
同样受到冲击的,还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。该科室主任刘波介绍,12月以来,科室每位医生每日门诊量在100人次左右。在病房的“住院总”承担全院内外科急诊科的会诊任务,每天会诊又超过100个,“可能一个时间有好几个急会诊。”
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手段。该医院副院长唐红梅告诉记者,面临冲击,医院进行了全院统筹,从内科、外科、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均抽调了一部分人去发热门诊、急诊,同时组建临时应急病区,目前医院共有应急床位398张,全部住满。
“我们绝大多数医护人员也是阳性,有些还有咳嗽发热症状的,我们不建议他们在高热的时候坚持工作。”唐红梅直言,医护人员也需保存实力,第一波医疗冲击之后,还要面临元旦节、春节等大范围人口流动,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有序协调,保证病人的救治,“这是持久战”。
“每天都在找药”
面临新冠疫情的冲击,药品保供备受关注。在雷竞技ray下载 ,尤其是“四类药”(退热药、止咳药、抗生素、抗病毒药物)的短缺,同样考验着药剂科。
该医院药剂科主任周后凤介绍,根据疫情形势研判,医院从7月起就按照3个月的常用量储备了感冒药和退热药。但“新十条”发布后,相关药品需求量猛增,超过平日量的6倍,“前期储备的3个月用量不能满足实际使用一周用量。”
让患者吃上药,成为药剂科肩上的千斤重担。周后凤说,那段时间大家“每天都在找药”:协调药品配送企业,增加相关药品储备量;根据临床治疗需要,寻找替代品种;把握用药指征,确保药品用于最需要的患者;临时扩大药品配送企业品种面,保证尽量充足的药品供应量。
12月13日至16日,医院发热门诊患者持续增加,日接诊量一度达到1767人次。随之而来的,是对乙酰氨基酚、泰诺林、布洛芬混悬剂的严重短缺。
“当时,这三种药仅能保障发热门诊、发热儿科急诊用药维持2天。”周后凤回忆,特殊时刻,自己与医院医务科负责人紧急前往成都本地一家药企,协调了5000片对乙酰氨基酚,以确保发热门诊及时用药。
12月17日下午,唐红梅更是带领药剂科,组织人员赶到医药公司仓库,带领大家搬运必备药品。最终,经过省市统一分配,医院共分配到对乙酰氨基酚125000片,缓解了退热药品保障困难问题。
周后凤介绍,前往成都市当地药企“找药”的同时,医院还进一步规范处方开具,保障更多真正需要退热药、感冒药的患者及时用药,将退热药和感冒药拆零发放,并从信息系统限制处方剂量不得超过3天。
“面临紧急的药品保供任务,50名药师主动放弃休息时间,加入到发热药房的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。同事们95%都发热、咳嗽了,但大家都相互鼓励,相互帮助,能来上班的,都坚守在岗位上。”提及同事们的“拼劲”,周后凤红了眼眶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随着老年患者和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增多,医院后续急抢救药品需求量会不断增加,像重症患者使用的“静注人免疫球蛋白”等品种需要加强储备应急;针对性的抗病毒药品奈玛特韦片/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和阿兹夫定片,需要有指征地使用和加强储备;而在四类药品中,目前抗生素类药品储备充足,退热药用量下降,储备量增加,不建议市民囤药,各级医院在加强储备……
“从死神手中抢命”
更大的冲击体现在一线诊疗部门。12月29日,记者走进雷竞技ray下载 急诊科,只见医生护士在人群中穿梭。急诊科的床位上,数十位患者正躺着吸氧,其中大多以老年人为主。病房内,咳痰声此起彼伏。
“来急诊的患者,有些症状很重,急需吸氧,没有床位,就找来凳子,坐在氧气瓶旁边吸氧。”急诊科主任海涛询问完患者的病情,才抽出几分钟时间回答记者的提问。
他告诉记者,当前来急诊就诊的患者,需要救护的70%-80%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,而床位总是有限,急诊只能选择紧急治疗方式,“急需吸氧的患者紧急吸氧,处理完后转到住院部,腾出一部分床位后,再让后面的患者上来。”
面对冲击,急诊科最忙的时候有多忙?海涛说,这个月高峰时一小时科室来了六七十个病人,抢救室还有七八十个病人在等床位。而正在收治的病人,最多时九个病人要上呼吸机,五六个病人需要插管,同时还有几个病人正在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,比如深静脉置管,甚至心肺复苏。
“很多医生8个小时水都没有喝一口,患者和家属看到医生这么忙,心里也都理解。”海涛说,急诊科甚至有一位医生,咳嗽特别严重,拍胸片一看,已经发展为“病毒肺”。
而在重症医学科,58个床位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行。科室主任王平告诉记者,重症医学科如今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病人太多,医生不够用。“我们的人力资源非常紧张,而病人量增加了,支持生命的设备相对来说比较紧缺,三个方面形成了严重冲击。”
“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护士专业性比较强,要操作各种专业的仪器设备,不像其他科室可以支援。”王平说,有限的人力资源此时必须用在“刀刃”上,大部分患者是呼吸衰竭、重症肺炎,有些使用呼吸机已不能维持生命,需要使用ECMO进行生命支持,是“从死神手中抢命”。目前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病人以老年人为主,大部分有严重基础病,年龄最大的有94岁。(完)